- 王成义;洪延青;
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依法行政的理论和行政法制得到了长足发展,历史中的标志性事件可以将该发展阶段分为相应的四个各具特色的阶段。与此同时,深圳市经济的优先发展促成了依法行政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优先发展。深圳市在做好四个方面工作的基础上,其依法行政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2009年03期 No. 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8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马明德;王文庚;
政府采购是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方式,政府采购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发挥着广泛而深远的作用,可以促进政府支出的公开,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强化国家廉政建设,推动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和依法理财进程。然而政府采购制度的不完善给采购工作带来了困惑和阻碍,政府采购法律体系迫切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2009年03期 No.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7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张显伟;
对行政诉讼撤诉申请予以司法审查是达致行政诉讼宗旨、塑造行政审判权威、保障诉讼程序公开公平、力避非正常撤诉现象的必然要求;一元化僵硬的撤诉申请审查规则,不具有司法实务可操作性,虚置了撤诉申请审查规则,代之以多元化灵活的审查规则是必要的;多元撤诉申请审查规则之建构应考量诸种因素,对实务中存在的种种申请撤诉情形认真分析、归纳总结,予以妥当设计。
2009年03期 No. 41-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金承东;
行政主体内部的管理体制,使得听证者和决定者在形式上必然是分离的。由决定者必须听证发展到听证者必须决定,再发展到案卷排他,才使得听证者和决定者达到完美的统一。而且案卷排他,通过案卷这个"隔音空间",使得机关决定和行政首长的个人决定也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最后,案卷排他,通过政策、经验和专业考量等裁量因素的入卷,使得行政首长最后的决定程序也变成了看得见的程序。
2009年03期 No.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饶常林;常健;
区域行政立法协作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践中地方政府在行政立法领域的协作主要集中于规章冲突的事后解决机制,欠缺规章制定之前的事前协作。对此,美国统一州法委员会、建议性州立法委员会以及州际协定在协调州际立法上所体现出来的协作理念和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区域行政立法协作机制,需要健全行政协议制度、政府间信息公开和交流制度,成立区域行政立法协调委员会。
2009年03期 No.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李燕;
与传统的行政行为概念不同,行政指导具有非法律化、非强制性的特点。因此一般认为行政指导不可能也没必要接受司法审查。然而,日本放弃对行政行为严格的概念主义的理解,将之导入司法审查,以协调行政的灵活性、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司法监督的互动关系。借鉴日本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检讨我国行政指导理论,应当明确行政指导的行为性质、深化认识以及加强程序立法,使行政指导纳入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成为可能。
2009年03期 No. 60-6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6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蔡金荣;
中国工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了不同的社会作用,与同期的政府先后形成了相互对抗、相互依附的关系。在当今转型社会中,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工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依附关系,已经严重影响工会作用的发挥;而职工利益保护和公共行政改革要求重塑工会作为社会团体的独立地位,现行立法也为之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工会组织独立性的塑造也要求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一基本职能的进一步明确。
2009年03期 No.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0 ] - 凌维慈;
限价房是国家通过减少(补助)土地出让金,灵活运用私人开发商参与保障型住房供给的新型行政活动方式。为了保障补助金的正当使用,对于非以自住为需求的购房人,各地方的限价房政策上规定了返还限价房之义务。然而在国土管理部门、开发商、购房人这一三方法律关系中,为了控制补助金的正当使用,仅依据购房合同无法有效地实现限价房之返还,有必要参考德国的相关理论,构建实定法乃至理论层面返还请求的法律依据。
2009年03期 No.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杭仁春;
在具体行政契约制度中,行政主体的给付不能之类型不应完全仿民法之立法例,而应根据行政主体之特殊性,结合依法行政原则,将其给付不能区分为法律不能与事实不能两大类型。就法律后果而言,因行政主体在行政契约中的优越地位,故应使其负担更多的契约风险,以平衡行政契约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2009年03期 No.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朱一飞;
税收法定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征税权由立法机关保留,但税收调控权不应由立法机关垄断,因此,税收法定原则不应笼统地适用于所有有关税收调控的立法行为。行政立法可以规范消费税的基本制度,以及仅涉及部分行业、部分地区的税收调控措施。同时,应当设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宏观调控委员会,负责审查和批准税收调控中的所有行政立法,并且在宏观调控基本法中明确规定税收调控中行政立法的前提条件、行政立法中可选择的调控措施及调控幅度。
2009年03期 No.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赵艳花;耿宝建;
行政诉讼案件能否调解、如何调解,近年来在国内一直争论不休。西方法学界也存在着同样的争议。同时,西方的法院系统已经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西方主要国家在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有不同的路径,这些调解实践反映出了一些西方的经验。中国的调解制度存在于特殊的行政诉讼和法治背景之下,调解可能给行政诉讼带来特殊危险,对此应当设计相应的对策,以便做出选择。*
2009年03期 No.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宁杰;马倩;
我国行政诉讼实行的是以合议制为原则的普通程序制度,随着行政诉讼制度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日益多元,普通程序制度已愈发显出与社会现实的不相适应。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具有合理配置审判资源、提高审判效率等作用,是符合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求的一种审判方式。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施行在现实中也有其广阔的实践空间。因此,应借鉴民事和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制度,构建符合行政审判特点和规律的简易程序制度。
2009年03期 No. 98-10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何忠凯;
行政诉讼中的暂时法律保护制度对于保障公众的权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域外法治先进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相关制度,为公众权利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我国现行法律也包含暂时法律保护制度,但是存在着如"诉讼不停止执行"等不完善之处。在借鉴域外制度和全面了解本国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暂时法律保护制度,为公众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法律救济。
2009年03期 No. 10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