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

    郑新立

    <正> 一、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是后发展国家实施赶超战略的成功经验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总结了过去经常发生周期性经济波动的教训,推行凯恩斯主义,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由于政府运用财政、金融、关税等经济和法律手段,实施反周期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的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破坏,为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93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的行政法思考

    邹渊

    <正> 为具体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下简称企业法)而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系统工程中的“主体工程”,是一件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带全局性的行政法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是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

    1993年02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宪法统帅下市场经济呼吁完善行政法

    张尚(族鸟)

    <正> 十年前,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大制定颁布了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第一部宪法——1982年宪法。十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去年,在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鼓舞下,改革开放的洪波再度涌现高潮,建立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市场

    1993年02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特许制度

    贺善征

    <正> 一、许可证是特许的形式许可证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或组织的请求设定某种权利能力的证书。许可证制度是有关对许可证的申请、审查、批准、颁发和监督的管理规则体系。人们对许可证较为熟悉,在产品经济的计划管理体制下,普遍颁发已成为例行行政管理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许可证制度也要作调整。探讨许可证在行政法上的含义,确定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健全国家经济管理中有关许可证的法制,成为十分必要了。

    1993年02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国家赔偿法的理论基础

    肖峋

    <正> 一、国家赔偿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每一个建立了国家赔偿制度的国家,不论是普通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他们都承认,公务员在执法(或执行公务、执行职务)中会不可避免地侵害人民的合法利益,这种行为就视为国家的侵权行为,国家因此要承担赔偿责任。美国的国家赔偿法叫《联邦侵权赔偿法》,法律本身就点明了,联邦侵权行为是存在的。英国的法叫《王权诉讼法》,它开宗明

    1993年02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7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90年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法制

    皮纯协,吴德星

    <正>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完成。90年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过程。为此,必须明确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及由此提出的行政法制的要求。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法制的关系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993年02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政府法制监督的体系模式

    朱维究

    <正> 现代国家业已形成的政府法制监督体系的理论模式大别之有两类:一是以分权为基础的理论模式;一是以职权分工为基础的理论模式。一、分权为基础的理论模式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以分权制约理论为基础来构架政权组织之初,已经构想了对行政执行权的监督机制。当年美国宪法起草者们就明确指出:“政府权力的不断增长就需要对每一权力来源以新的制衡”。近百年来,特别是二战以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发展轨迹

    1993年02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90年代中国人事制度改革趋势探讨

    朱庆芳

    <正> 伴随着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深入改革的进行,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党政机构必将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中国人事制度的改革将直接关系到这一大幅度调整和改革的成败,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改革,都将遇到人的问题,都将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最终目的。中国人事制度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制约各项事业发展的一项关键因素,愈来愈具有影响力。80年代

    1993年02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方政府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若干问题刍议

    任钢建

    <正> 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优化干部队伍,提高行政效率,形成高效能的政府工作系统,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是人们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如今,当这一美好的愿望从理想变为现实,随着党的十四大和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胜利召开,中国公务员制度即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亲自绘制的宏伟兰图变

    1993年02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行政冲突规范探讨

    马怀德,张泽想

    <正> 目前,在我国行政法领域中各种行政法规范相互间的冲突问题十分突出。行政法规范的冲突已成为我国立法和执法实践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行政法规范冲突的解决,有赖于确立一套解决其冲突的规则或标准。我们有必要借鉴国际私法中的冲突规范制度,确立和完善一种解决我国行政法规范冲突问题的特殊规范——“行政冲突规范”。

    1993年02期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行政程序和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研究

    刘善春

    <正> 证明标准是指证明质和量的有机结合,即指证明对象的范围和证明所达到的程度的界定。证明对象的范围指哪些事实和情节需要证明,证明程度是指对相关事实和情节的证明所需精度或准确性。证明标准也即我们通常说的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和充分。行政程序和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也即指符合行政程序和行政诉讼实际和要求的证明对象范围和证明

    1993年02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9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论行政法的精神

    杨寅

    <正> 一、行政和法虽然人们从未对行政的涵义达成共识,但行政总是表示国家的一种职能,其主要内容是将普遍的政策和法律适用于具体情况。马克思在《评‘普鲁士人’和‘普鲁士国王和社会改革’》中给行政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这可以说是对实质意义行政的经典表达。如果把行政理解成国家组织管理的职能活动,则行政的历史就和国家本

    1993年02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简论行政立法过程

    湛中乐

    <正> 行政立法过程是指国家行政立法机关进行立法预测、编制立法规划、起草法律、地方性法规、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进行法规清理、法规编纂及监督法规执行等一系列活动过程的总称。这是从全面的、宏观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意义上来理解和把握行政立法过程的具体含义的。这样的行政立法过程便可以区别于“行政立法程序”,并可以视之为“行政立法程序”的动态延伸与扩展,而较之“行政立法程序”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容。

    1993年02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当场处罚程序的几个问题

    李向东

    <正> 目前,明文规定当场处罚的法律规范中,只有两个是行政法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计量法实施细则》,其它的则是一些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律规范,有的尚未向国务院备案。立法者设定当场处罚的考虑在于,一是当场处罚能够节省行政执法成本费用,对于情节简单、证据确凿的案件无须普通程序也可处罚时,则不必画蛇添足;二是当场处罚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减轻不必要的负担;三是存在一些现场必须给予处罚的情形,对于流动性大、身

    1993年02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的思考

    蒋明理

    <正> 一、行政执法的内涵及重要性法制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发明,但作为近代民主和现代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历史地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达到它迄今为止发展的最高水平。社会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不仅要在经济上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而且要在政治上真正实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行政执法既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政府及其行政机关

    1993年02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略论行政诉讼中的开庭审理

    姚仁安

    <正> 开庭审理,又称法庭审理,它是指所有诉讼主体汇集法庭,在人民法院合议庭的组织和指挥下,依照法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无论是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开庭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都是三大诉讼中各自的审判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开庭审理,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分别作有具体规定,而行政诉讼法对行政审判程序中的开庭审理未作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3年02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日本行政法

    吴微

    <正> 序章行政法的整体结构公务员的工作一切依据法律来进行。作为公务员,掌握行政法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行政法的根本是什么?它就是依法行政的原理。LEC(法律综合情报中心)以依法行政的原理为中心,将行政法分为四个方面,通过各个指导原理,以通俗易懂的方法帮助人们理解该法。例如,为了保护国民的权利自由免受行政权的滥用所造成的侵害,限于国民代表机关即国会在未制定法律的前提下,根据不应承认的行政权的行使这一申请(依法行政)和通过对

    1993年02期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人民法院对治安行政案件的审理及其对公民行政诉权的司法保护——梁宝富不服治安行政处罚复议决定案评释

    赵正群

    <正> 司法统计资料表明,在经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中,治安行政案件一直占总数1/3左右。审判状况如何?直接关系行政审判总体质量。梁宝富不服治安行政处罚复议决定案(以下简称梁案),作为我国行政诉讼法施行以来,由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的首例行政法判例,是一起具有典型意义的治安行政案伴,涉及行政诉讼中一些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试作如下评释,就教于理论界和实务界。

    1993年02期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对非经法律授权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和个人设定义务或剥夺权利的行为可否起诉

    游振辉

    <正> 问(X省王五):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组织或个人,既无法律、法规的授权,又无行政机关的委托,如执法人、村委会、道路关卡,等等,也时常行使类似行政权的特殊权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请问,被设定义务人或被剥夺权利人能否去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能够,又以谁为被告?答:《行政诉讼法》第25条已经明确了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

    1993年02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适用之法理研究

    孙炜

    <正> 人民法院在适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实践中,必须注意如下几个具体问题:第一,正确理解具体行政行为的含义。《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对受案范围作出了概括性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行政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将其确定为行政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

    1993年02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使用行政合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付士成

    <正> 行政合同作为一种全新的行政管理方式,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较短,行政机关使用行政合同方式进行行政管理尚不熟练。因此,在使用行政合同过程中,普遍存在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由于行政命令在行政管理方式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行政机关在使用行政合同方式进行行政管理时,仍然带有浓厚的行政命令的色彩。具体表现为,行政机关在签订行政合同

    1993年02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市场经济与行政法的新思考

    上官丕亮

    <正> 去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今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建立市场经济已成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不可避免地要对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行政法)产生影响。市场经济对行政法有什么影响和要求,行政法怎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要有所思考。笔者在此谈几点粗浅看法。

    1993年02期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