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明安
<正> 一、实行公务员制度是民主、法治、效率的要求《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终于出台了。早在1984年,由中组部、劳动人事部抽调干部,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外交学院、社科院法学所、政治学所抽调专家、学者(共15人),就组成了立法起草小组,开始草拟公务员法。当时准备搞法律,曾用过“国家工作人员法”、“国家行政工作人员法”、“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以及“公务员法”等名称,用了将近半年时间,草拟出第一稿,以后又几易其稿。人事部成立后,此项立法转人事部,并改法为条例,条例又写了十几稿(合计为二十几稿),到今天以《暂行条例》发布,历时近九年。九年内有好几次出现出台希望,也有好几次近于要打入冷宫,似乎没有了希望。其中的艰难曲折,我作为初稿草拟人之一,略知一二(当然也只是略知一二)。
1993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泽想,方世荣
<正> 一、行政人员分流的现状臃肿重叠的行政机构、膨胀庞大的干部队伍、效率低下的行政活动,显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健全的政治体制严重不相适应.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经济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机构改革中,目前首要的任务是简精机构、裁减冗员.但裁减后的行政人员如何安排,无疑是我们在改革中面临的难题.裁减人员的出路将成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各级政府机构正在探索实行行政
1993年03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吕锡伟
<正>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市场准入的谅解备忘录》(下称《备忘录》),发现我方的一些承诺与法律程序相关,包括立法、许可、复议、行政诉讼程序。其中,对立法、复议、行政诉讼程序方面的承诺,与我国现行制度和做法不甚一致。有关方面及时了解、分析和研究这一情况,并相应采取对策是必要的.
1993年03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弗·叶廖缅科
,张谦
<正> 众所周知,垄断状态对人类活动,尤其对经济的发展危害极大。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里,人类活动的历史、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同垄断及其各种表现形式斗争的历史。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尖锐地摆在俄罗斯人的面前。假如,没有强有力的持久的反垄断措施,经济改革的成功和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是不可能的。
1993年03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曙宏
<正> 一、行政处罚的创设权限及其划分行政处罚的创设权限,也就是何级国家机关拥有分配行政处罚机关与行政相对一方权利义务的权限。根据现代法制理论,凡赋予公民权利,或设定公民义务,均需由立法机关制定法律或由立法机关授权行政机关制定法规。我国由于具有国家大、人口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加上法律、法规很不完备,不可能将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所有规范性文件都划
1993年03期 1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全新
<正> 一、行政补偿的概念及特征所谓行政补偿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合法地行政,使无责任之特定人(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受特别损失,由国家或受益主体向受损害人承担补偿责任的法律制度.行政补偿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993年03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曾祥瑞
<正> 一、行政损失补偿原理和体系(一)原理1.行政损失补偿产生背景在日本,行政损失补偿是指因合法行使行政权而使国民合法权益受到损失时,由国家给予的补偿.它与因违法行使公共权利造成的行政损害赔偿制度合称为“国家填补制度”。这种行政损失补偿制度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近百年来法律制度的发展和社会实际生活演变的必然结果。
1993年03期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周旺生
<正> 中国立法规划之所以在相当大程度上难以取得实效,许多规划所定指标难能完成过半,理论上的原因,除了在于不明确、不理解立法规划是一种“准法”,因而不能自觉地用“准法”的标准和要求去编制和实施立法规划外,也在于对立法规划的分类尚无必要深度、力度的研究,不善于根据不同情况确定编制不同种类的立法规划。完善中国立法规划制度,使立法规划在实践中取得好的实效,有必要正确解决分类问题。
1993年03期 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建兵
<正> 一、行政合同的发展及作用合同,向来是传统民法学研究的一大范畴,而将其引入行政法学领域,作为一项行政法制度加以确立,乃是法国的一大创造。随着各国民主政治的日益发达,政府对人民的法律关系上,传统的权威色彩逐渐淡化,表现在行政职能的行使方面,国家已不局限于单方行为形式,还常常采用双方行为的行政合同方式来完成,行政合同便由此发展起来。行政合同作为现代行政管理的一种方式,已被世界各国重视并广泛运用。
1993年03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崔巍
<正> (一)对原告资格的界定,是任何一种性质的诉讼一开始就要解决的问题,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界定相对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来讲,难度要大些,不言而喻,在理论界和实践中对此争议也多些。根据现有论著,笔者发现有以下一些说法:
1993年03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游振辉
<正> 一、酝酿去年底今年初,不少行政机关反映行政执法难:文明执法,常常达不到执法目的,又缺乏必要的强制执行手段,所谓“执法必严”经常落空;“强硬”执法,有的缺乏法律根据,更经常的是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还常常被老百姓斥为“土匪”,同时也助长了执法人员的骄横跋扈、以权谋私。因此,非常希望法院能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为此我院领导非常重视,明确指示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指导,研究出具体措施。
1993年03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祥生,傅刚
<正> 认定申请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具备申请人资格,是复议机关具体复议工作开展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否借助复议途径寻得救济,因而也是关键的一步。那么,什么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组织可以申请复议呢?《行政复议条例》(下称《条例》)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依照本条例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也就是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
1993年03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微
<正> 第四章有瑕疵的行政行为一、有瑕疵的行政行为
1993年03期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伯纳德·施瓦茨,吴铮
<正> 行政机关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拥有审判上的权力。行使着审判权力的行政机关如何与法院相区别呢?实际上,行政机构被赋予了传统上是由法官行使的职能,并没有使其成为一个“法院”;它依然保持着行政身份。在近半个世纪前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件的裁决中,新泽西州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王德尔彼特确切地指出,一个被赋予司法权的行政机构在相应宪法规定的意义上,并不是一个“初级法院”.这里所说的行政机构,是对工人的赔偿请求有管辖权的新泽西州工人
1993年03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庞友学
<正> “显失公正”是指行政处罚形式上虽在法律法规的处罚幅度内,但实际上与行政法上公正、合理性原则相背离,损害了公民、法人和组织的合法利益,表现出的具有通常法律和道德意识水准的人均可发现和确认的明显的不公正.由于行政处罚本身的复杂多样,加之对“显失公正”的含义无明确的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因此,司法实践中,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认识不尽一致,特别是在涉及一些具体的诉讼案件时,法院一旦以显失公正判决变更时,往往引起争议。
1993年03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在春,周化木
<正> 税务违法行为,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提保人及其他责任人员故意或者过失违反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破坏国家税收征收管理秩序,逃避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研究税务违法问题,对行政执法、行政审判、刑事审判,对正确处理税务违法犯罪案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我国行政法理论,对税务违法的构成问题进行探讨。
1993年03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姬亚平
<正> 抽象行政行为是与具体行政行为相对应的学理概念,理论界给抽象行政行为新下的定义并不一致.例如,有人认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普遍性行为规则的行为;有人认为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相对人和事项所采取的行为;还有人认为抽象行政行为等于行政立法行为,即行政机关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决定、命令的行为.
1993年03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张海棠
<正> 问题一:我们是在吉安化工厂周围居住的居民,几年来,该厂超标排污严重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多次要求区环保局处理该厂的污染问题,但环保局只作过一次轻微处罚,化工厂依旧排污不止。请问,我们能否对环保局对化工厂的处罚提起行政诉讼?
1993年03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