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必新
关于行政许可的性质,理论上众说纷纭。从我国《行政许可法》所规制的行政许可的类型看,可以认为行政许可的一般性质是对符合条件者的不作为义务的解除。在行政法上,行政许可是具有形成力的授益性行政法律行为。
2004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28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6 ] |[阅读次数:0 ] - 刘莘
《行政许可法》对依法行政原则的发展和扩充有以下几方面:控制行政许可的规模,放松行政管制,增强行政许可的合理性;确立信赖保护原则,开始建设诚信政府;更加注重行政公开,丰富了其内容;重申正当程序的要求,并通过具体制度予以保障。
2004年02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许安标
一般而言,行政许可具有依申请性、审查性、授益性等特征;在实践中要准确把握行政许可,还必须厘清其与行政审批、确认民事权利登记、处置财产权的审批及知识产权的授予和注册行为的关系;此外,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属于行政许可法的调整对象。
2004年02期 11-1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马耀清
《行政许可法》的进步表现为以下方面:在形式上,章节合理,总体平衡;在精神上,体现了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重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针对性强;内容明确、具体,操作性强;注重制度创新,并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2004年02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海坤,顾爱萍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及其体制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有稳定、持续的改革理念的价值指引和支撑。行政机关只有深刻认知、真正确立起权力有限、行政公开、诚实信用、正当程序、便民、高效、公共服务、责任政府等基本行政价值理念并以之为改革的理论指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目标。
2004年02期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周佑勇
德国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典范,也是近现代世界行政法体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其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被誉为欧洲行政法之灵感与源泉,对各国行政法发展的影响极大。对德国行政法及其基本原则的产生最有影响的是其法治国理念与议会民主、基本权利等宪法原则。正是伴随着这些因素的作用,德国逐渐形成了依法行政、比例与信赖保护三大并驾齐驱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体现的价值有一定的普适性,值得我国借鉴。
2004年02期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4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2 ] |[阅读次数:0 ] - 何景春
尽管比例原则和合理性原则都是控约行政裁量权的理论,但二者有着极大的不同:在内涵方面,比例原则着眼于法益的均衡,合理性原则则凸显对公共利益的喜好;在作为法律渊源的目的方面,比例原则以维护和发展公民权以为最终归宿,合理性原则以公共利益本位为出发点;在适用范围和位阶方面,比例原则较合理性原则的适用范围更广、位阶更高。
2004年02期 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28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4 ] |[阅读次数:0 ] - 崔卓兰,朱虹
在环境执法领域,美国行政机关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等经济协调手段、金融手段以及行政奖励诱导和鼓励投资者遵守环境法规,并通过信息公开加强执法者与管理者的交流、沟通,促进、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立法和执法,这种非强制行政执法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美国的非强制行政理论与模式对于我国建立以人为本的行政执法机制、促进法律运行的现代化有重要借鉴意义。
2004年02期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1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2 ] |[阅读次数:0 ] - 张子成
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价值可从四个层面加以分析。法哲学基础:自由和秩序必须得到综合考虑,自由价值更为重要;宪政基础:公民权利是政府权力的本原和归宿;行政法基础:现代行政法理念实际上蕴含着相对人权利第一位的倾向;现实基础:相对人权利与行政法治化、行政民主化、立宪主义的践行。
2004年02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小钢
公民的良好环境权已逐渐被国际公认为第三代人权,是指公民享有在维持其个体尊严和基本生活品质所必需的安全、健康、舒适和富有美感的公共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在公法上确认公民的良好环境权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具体方式应是先在宪法中确认公民享有良好环境权,而后在环保基本法和各单行法律法规中规定重要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并通过行政诉讼、行政补偿等制度对受到损害的良好环境权予以有效的公法救济。
2004年02期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傅铭玺,付明银
我国公务员制度中责任追究机制的失灵严重影响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公共行政的有效性。公务员的多重身份导致其责任对象交叉,职责不明确导致责任相互推诿,权利义务不平衡导致责成其负责的法律依据不足,责任种类及追究方式的非法律化导致其容易规避责任等,制度缺陷是责任追究机制失灵的原因。因此,完善职位分类、平衡公务员的权利义务、明确责任种类并将追究方式法律化是完善公务员责任追究机制的必由之路。
2004年02期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1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1 ] - 郑春燕
行政行为补充说明理由是指行政主体在司法审查中对行政行为作出当时根据的法律、事实或自由裁量依据做进一步的说明和分析。这一制度体现了行政效率的内在要求、公共福利的发展趋势,也是司法审查有限原则的配套措施。
2004年02期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刘志鹏
村民选举权利是宪法规定的村民自治权的一种,但在选举实践中这一权利常常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现行法律对违法行政行为侵害村民选举权利如何救济的规定极不完善,应当通过建立和完善村委会选举的诉讼救济、行政复议救济、信访救济、行政处分救济以及人大的监督救济等制度增强对村民行使选举权的保障。
2004年02期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6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李新生,强刚华,刘井玉
基于对我国的行政行为效力理论、诉讼机制、法院组织机构以及内部审理组织设置等因素的现状的分析,目前契合于我国制度背景的司法救济模式只能是在坚持固有的案件性质和法院审理组织之间一一对应的前提下,由行政审判庭审理专利复审委和商标评审委为被告的行政案件。
2004年02期 8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杰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是法官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判断当事人举证责任完成与否以及证据的质和量达到何种程度才可以得出指控事实存在与否的规则,其特殊性在于根据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同性质具有差别适用性,具体包括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占优势的盖然性标准和合理可能性标准。
2004年02期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1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喻中
在行政实践中,依法行政与依政策行政并存,这一现象有以下启示:在依法行政的理论探索中,需要认真对待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从依法行政实践的角度看,依政策行政具有有限合理性,是我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依政策行政就是在依法行政;从研究方法看,依法行政的理论研究应当多作一些田野调查,更好地接近研究对象。
2004年02期 10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公衍义
行政审判对具体行政行为事实审查的标准不是《行政诉讼法》第61条规定的“事实清楚”,而是第54条规定的“主要证据充分”,法院不应以自己对事实的判断代替行政机关对事实的认定。行政审判中的认证标准是法律,行政机关的“心证”不受法院审查。行政判决书中法院查明的事实不是引起争议的事实,而是行政执法程序等事实。
2004年02期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马龙,曹子海
《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3条第2款因没有区别复议决定不同的具体处理情况而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存在违反行政法理论和在实践中无法适用的可能。该款可以考虑修改为:“复议决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错误,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复议决定时,应当责令复议机关重新作出复议决定;但复议决定仅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或者在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同时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况除外。”
2004年02期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玉柱,耿宝建
由于行政管理的复杂性与行政实体法律法规规定的不完善,批准一词在实践中往往在多种意义上被使用,《若干问题解释》第19条仅以署名与否为标准确定经上级机关批准的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尽符合行政法理论。科学的做法是,对需要批准的行政行为先从行政职权与法律后果的角度区别所谓的批准究竟是内部审批行为还是行政许可行为,在此基础上分别情形结合署名标准确定被告。
2004年02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雷丰超
<正> 一、基本情况 2000年5月1日19时,安徽省安庆市汽车运输公司驾驶员李双全驾驶的皖H-06382号依维科快巴车由北向南行驶,当行至107国道1471KM+470M处时,与相对行驶的岳阳长岭炼油厂李喜君驾驶的湘F-21052号大型油车相撞,造成死一人、伤多人的交通事故。
2004年02期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9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王一怀
<正>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只限于合法性审查的观点一直很流行,其依据是《行政诉讼法》第5条。但这一观点在理论上是有问题的,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在实践上它也经不起检验。对此,笔者想从一个案例谈起。
2004年02期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莉
最近30年,法国在法律制度层面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行政活动的透明度,确立了政务公开原则。在行政文件、文书的公开方面,主要确立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公布制度、行政文书的获取制度、个人信息数据库的使用与保护公民权的制度;在行政活动的公开方面,实现了行政机构及其办事程序的整体公开,公共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得到加强,行政程序的若干环节引入了透明机制,行政权的行使得到行政相对人越来越多的监督。
2004年02期 132-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刘莘,王亦白
<正> 时下中国,大陆“那头”台独声不断、公投论不息,以致两岸关系紧张,几至动武。然而,法学界各种各样的沟通与交流却始终悄然进行没有中断过。法律出版社“九五”规划教材民商法系列,已使得王泽鉴等一批台湾学人的名字与作品,日渐为大陆研习私法者所熟知。相形之下,公法领域除翁岳生编的《行政法》(2000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印行外,仅有陈新
2004年02期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 为促进期刊的规范化建设,我刊参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辑规范》的要求制定以下编辑规范。投向我刊的稿件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不予刊用。请各位投稿者遵循。
2004年02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