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解君
现代行政应是在“双服务”理念支配下的有效行政。所谓“双服务”理念是一种对秩序行政、服务行政和依法行政加以整合的理念。它在目标层面上表现为两种利益观的整合———既服务于公益又服务于私益 ,在工具层面上表现为在依法行政框架下多元化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双服务”理念为解决复杂的行政问题提供了一种整合、兼顾的思路 ,其解决复杂行政问题的强大功能在实践中已初见端倪。
2004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0 ] - 李彬,汪自成
在兼顾公私益的“双服务”理念下 ,既有行政观念及其制度暴露出诸多欠缺。为适应既要服务于公益又要服务于私益的现实需要 ,现代行政观念应当是服务观念、公私益兼顾观念和行政能动性观念的整合 ;在制度建构上 ,行政目标立体化、行政手段科技化、权力行使分散化、行政活动民主化和行政方式多样化应当成为制度的转型趋向
2004年03期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卓君,张治宇
“双服务”理念要求行政活动既要服务于公益又要服务于私益。在这一理念的支配下 ,行政执法应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 ,通过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创造性运用 ,将单方强制为主的行政执法方式转变成为综合多元、灵活弹性的新模式 ,并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 ,以实现对行政执法的有效约束与控制
2004年03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莘,金石
新闻自由与政府管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没有政府管制的新闻自由会导致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侵害 ;没有新闻自由的政府管制会导致专制与独裁。对新闻自由的管制 ,最重要的是确定管制标准。美国的新闻自由管制标准主要有“明显且即刻危险原则”和“逐案权衡原则”。我国宜在区分“公言论”与“私言论”的基础上 ,分别借鉴“明显且即刻危险原则”和“逐案权衡原则”确立对新闻自由管制的标准。
2004年03期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2004年03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戚建刚
从权力来源角度并不能充分证明中国足协具有行政诉讼被告资格 ,这是形式主义地理解《行政诉讼法》第 2 5条第 4款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条第 1款所致。借鉴英国司法审查的理论 ,从公共职能角度重析中国足协的被告资格 ,结论是人民法院未必不能对中国足协的行为予以司法审查 ,北京市二中院的裁决或许是错误的
2004年03期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0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王诚
行政区域冲突规范是解决同一法域的领土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地方性法规 (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规章之间冲突的法律规范 ,它具有冲突规范的种种特征 ,又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较常见而又十分重要的行政区域规范冲突原则主要有适用法院所在地法、适用行政相对人所在地法、适用行为地法及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在行政区域冲突规范缺失的情况下 ,它可以为行政执法机关和人民法院正确适用法律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指导
2004年03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林庆伟,沈少阳
我国有关法律将规范性文件与行政法规、规章相区别 ,将前者不作为法律规范看待 ,但又未提出区分二者的明确标准。事实上 ,行政法规、规章与创制性规范性文件的内容、规范效果及制定程序界限模糊 ,规范性文件还往往是法院在行政诉讼中的审查基准。从德、日、美等国的有关制度可以看出 ,法律规范与非法律规范的界限是是否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 ,是否具有外部规范性。就此而言 ,我国的创制性规范性文件是法律规范
2004年03期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邢会强
为保障纳税人对公共资金动用的参与权 ,防止腐败 ,应建立重大公共支出决策听证制度。这一制度应定位于非正式听证 ,主要发挥咨询性功能 ,应具有民主性、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规范性和效率性。具体构架包括适用范围、听证的主持人及主持机构、参加听证的代表的产生及其权利义务、非代表纳税人的权利、听证记录的约束力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2004年03期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张吕好
标准化管理是政府管理市场的方法之一 ,通过规范产品、服务的质量、环保性、某些通用要求等 ,保障个人安全和公共安全。在行政执法行为中 ,应当以保护个人安全、公共安全为目标 ,将相关标准纳入许可、认证、监管的内容 ,体现理性、人本化管理的精神。在其他行政领域 ,在行政管理的方法、程序中 ,适用标准化管理可以进一步推动政府行政的科学化、法治化
2004年03期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侯晓光
我国的公用征收是指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 ,依据法律规定以强制手段取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权利 ,并给予其公平补偿的行政行为 ,包括三个适法性条件 :其一为合法性 ,即公用征收必须依据法律规定、有法律授权方能进行 ;其二为目的性 ,即公用征收必须应公共利益之需而为之 ;其三为公平补偿 ,即公用征收必须事先予以公平补偿
2004年03期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孙平
刑罚执行是刑事司法活动的最后一道工序 ,狱政管理是这道工序的组成部分 ,而且是最基础的工作。明确狱政管理的性质 ,是研究监狱执行刑罚全部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狱政管理是一种刑事管理活动 ,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行政管理活动 ,还是改造罪犯的手段之一。
2004年03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陆迎芳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实际效果值得反思 :没有消除导致行政处罚“软”与“乱”的“一元制、分散型”的处罚体制 ;没有取得真正精简执法人员、执法管理与处罚分离以及建立公正文明的执法形象的成效 ;其设立不符合程序法治的理念、不符合权力分工制约的原则、不利于建立科学的处罚体制。改革行政处罚体制的出路在于 :引入行政处罚的准司法程序 ,加强听证的适用 ;推进行政处罚的司法化 ,赋予法院一定的处罚权
2004年03期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杨伟东
长久以来 ,受案范围问题一直围扰着我国理论界和司法部门 ,学者针对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出了种种具体而细致的解决意见和建议。从宏观视角考察受案范围对我国行政诉讼实践的影响 ,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欠缺 ,是我国受案范围存在的根本问题。我国受案范围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理顺司法与行政之间的关系入手 ,从根本和长远来看则是要消解受案范围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的特殊门槛作用。
2004年03期 8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7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2004年03期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淑芳
行政诉讼和解是原被告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在庭审阶段就诉讼标的互谅互让达成合致以解决纠纷的诉讼制度。行政权在特定情形下的可处分性、解决纠纷的诉讼目的及行政法关系的发展趋势等为行政诉讼和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解包括需自愿发起、适用范围有限、依照法定程序达成协议以及具有法律约束力等法律要件。在行政诉讼中确立和解制度需要修改行政诉讼法的相关内容
2004年03期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5 ] |[阅读次数:0 ] - 苏苗罕
与行政计划相关的诉讼大致可以分为对计划的具体内容不服的诉讼、对计划的制定行为不服的诉讼与对计划的变动行为不服的诉讼。对公民权益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政计划不发生诉讼问题 ,对公民权益发生实际拘束力和直接影响的计划可能涉及诉讼问题 ;德国与台湾地区确立“集中事权效力”的行政计划裁决 ,计划制定行为可被起诉 ,大陆尚不具备此制度基础 ;依据信赖保护原则 ,计划变动行为可以被诉
2004年03期 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吴振宇
行政诉讼中的事实认定是一种证据评价的程序。现代行政诉讼法对证据评价采自由心证主义 ,并要求法官心证的形成具有合理性 ,证明标准即是此种合理性的反映。依法行政原则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合法 ,严格满足构成要件 ,故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原则上必须固定且严格 ,一般采清楚而有说服力的标准。但在特定情形下 ,证明标准可能且应当修正 ,以有利于实现实体权利
2004年03期 10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9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赵蓁祥
国家赔偿责任与民事侵权责任发生请求权竞合时 ,若从人民权益保障的角度观察 ,应使其可择一行使 ,且不受任何限制。但若赔偿责任之成立系因公务员违法执行职务造成人民之损害 ,此时对人民请求权则须有所限制 :一从请求权本身加以限制 ,二是对请求权的行使加以限制
2004年03期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杨欣
合同定性的不同 ,直接决定其适用规则与救济渠道的差异。我国现行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分标准 ,就总体而言 ,偏于抽象 ,操作性不强。西方国家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别标准多元且具有成文化趋势。借鉴西方经验 ,我国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分 ,应以合同是否具有公法性质为判断中心 ,以公权力因素与公益因素作为主要判断基准 ,建立多元的具有操作性的规则体系
2004年03期 1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8 ] |[阅读次数:0 ] - 王亚琴
从采购人的主体性质、采购资金的来源、采购目的、采购人的权利义务、采购程序等方面来看 ,政府采购合同属于行政合同 ,不同于一般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合同 ,因此不能一概适用合同法。此外 ,若适用合同法 ,在某些情形下不利于监督采购主体依法行政、有效保障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也难以解决采购者的赔偿或补偿责任
2004年03期 128-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何萧鹏2004年03期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肖华,徐靖2004年03期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