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新民;
狭义上的行政协调包括行政程序之协调和行政诉讼协调。行政程序之协调指行政机关与人民在相关人民权利义务方面所进行的协商与沟通。行政诉讼的协调目的也是终结行政争议,以协议的方式终止诉讼。对于行政程序之协调,现行的若干制度均不能消除争议。而在行政诉讼协调中,行政诉讼不得调解原则并不存在于台湾和日本。必须在行政协调中建立行政程序及行政诉讼程序的连贯性机制。刑事诉讼中的辩诉交易,以及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都是对行政诉讼不得调解原则的挑战。
2007年03期 No.59 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陈新民;
狭义上的行政协调包括行政程序之协调和行政诉讼协调。行政程序之协调指行政机关与人民在相关人民权利义务方面所进行的协商与沟通。行政诉讼的协调目的也是终结行政争议,以协议的方式终止诉讼。对于行政程序之协调,现行的若干制度均不能消除争议。而在行政诉讼协调中,行政诉讼不得调解原则并不存在于台湾和日本。必须在行政协调中建立行政程序及行政诉讼程序的连贯性机制。刑事诉讼中的辩诉交易,以及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都是对行政诉讼不得调解原则的挑战。
2007年03期 No.59 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9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薛刚凌;刘雄智;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社会转型,传统的以行政控制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行政区划制度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其重新进行界定和功能定位,将其纳入法律调控的范畴。行政区划管理涉及许多法律问题,如行政区划的设置主体与权限、行政区划的层级划分与等级、行政区划的设定标准、设置程序以及纠纷解决机制等。对行政区划实行法律调控需要相应的立法保障,既要确立行政区划管理须遵循的法律精神,也需要建立法律调控的具体制度。
2007年03期 No.59 19-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0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薛刚凌;刘雄智;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社会转型,传统的以行政控制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行政区划制度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其重新进行界定和功能定位,将其纳入法律调控的范畴。行政区划管理涉及许多法律问题,如行政区划的设置主体与权限、行政区划的层级划分与等级、行政区划的设定标准、设置程序以及纠纷解决机制等。对行政区划实行法律调控需要相应的立法保障,既要确立行政区划管理须遵循的法律精神,也需要建立法律调控的具体制度。
2007年03期 No.59 19-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0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柳砚涛;
我国宪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授权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规定行政措施,该项权力的内涵易生歧义,且与法治行政的若干理念、原则与制度格格不入。宪法和组织法应删除规定行政措施的内容,将其归属于行政立法权和决定、命令制定、发布权范畴内,依法理顺行政机关抽象行为权的内部秩序。
2007年03期 No.59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柳砚涛;
我国宪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授权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规定行政措施,该项权力的内涵易生歧义,且与法治行政的若干理念、原则与制度格格不入。宪法和组织法应删除规定行政措施的内容,将其归属于行政立法权和决定、命令制定、发布权范畴内,依法理顺行政机关抽象行为权的内部秩序。
2007年03期 No.59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郑尚元;
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近年来我国程序法律制度中新出现的一类程序制度,主要裁决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因辞职、辞退等原因所发生的争议。该制度的运行目前仍存在许多障碍,如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纠葛、人事制度中实体法缺位等等。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并不等于该制度没有相应的程序价值。该制度应定位于裁决公务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改革后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与其单位之间的争议,并通过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实施,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及其法制化进程。
2007年03期 No.59 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郑尚元;
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近年来我国程序法律制度中新出现的一类程序制度,主要裁决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因辞职、辞退等原因所发生的争议。该制度的运行目前仍存在许多障碍,如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纠葛、人事制度中实体法缺位等等。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并不等于该制度没有相应的程序价值。该制度应定位于裁决公务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改革后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与其单位之间的争议,并通过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实施,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及其法制化进程。
2007年03期 No.59 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丁丽红;
我国新近通过的《物权法》确立了对公私物权予以平等保护的重要原则,该原则及其贯彻对我国现行行政救济制度提出了挑战,它要求行政救济制度必须从实体、程序等方面更新一些现有规定,并重视行政救济制度对物权相关权益的平等保护,来实现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物权较彻底的平等保护。
2007年03期 No.59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丁丽红;
我国新近通过的《物权法》确立了对公私物权予以平等保护的重要原则,该原则及其贯彻对我国现行行政救济制度提出了挑战,它要求行政救济制度必须从实体、程序等方面更新一些现有规定,并重视行政救济制度对物权相关权益的平等保护,来实现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物权较彻底的平等保护。
2007年03期 No.59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曾祥华;
《人权宣言》不仅对世界宪法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体现了丰富的行政法思想。它不仅是对天赋权利的法律确认,而且将自由作为行政法的前提,蕴涵了正当法律程序的雏形,通过宪法性文件的形式规制了行政法的方向。
2007年03期 No.59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曾祥华;
《人权宣言》不仅对世界宪法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体现了丰富的行政法思想。它不仅是对天赋权利的法律确认,而且将自由作为行政法的前提,蕴涵了正当法律程序的雏形,通过宪法性文件的形式规制了行政法的方向。
2007年03期 No.59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锫;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经济行政法应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为导向。这是因为经济行政主体干预经济的理由在于克服市场失灵,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但是由于存在公共失灵的问题,经济行政主体难以实现其效率的目标,需要经济行政法对经济行政权力进行控制,以便克服公共失灵的问题,因此经济行政法存在的理由在于通过控制经济行政主体的经济干预行为来促成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状态,其必然是效率导向的。
2007年03期 No.59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锫;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经济行政法应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为导向。这是因为经济行政主体干预经济的理由在于克服市场失灵,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但是由于存在公共失灵的问题,经济行政主体难以实现其效率的目标,需要经济行政法对经济行政权力进行控制,以便克服公共失灵的问题,因此经济行政法存在的理由在于通过控制经济行政主体的经济干预行为来促成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状态,其必然是效率导向的。
2007年03期 No.59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红;
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申请人对科技部不予立项的决定不服发生争议的情况时有发生。基于行为主体、项目经费来源、公共利益、行为本质、权利义务的特殊性等因素的考虑,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公权力行为。立项行为属于高度专业技术性的决定,因此不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内。建议建立科技部内部申诉制度,项目申请人可以向科技部提起申诉,要求科技部对不予立项的行为进行复审。
2007年03期 No.59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红;
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申请人对科技部不予立项的决定不服发生争议的情况时有发生。基于行为主体、项目经费来源、公共利益、行为本质、权利义务的特殊性等因素的考虑,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公权力行为。立项行为属于高度专业技术性的决定,因此不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内。建议建立科技部内部申诉制度,项目申请人可以向科技部提起申诉,要求科技部对不予立项的行为进行复审。
2007年03期 No.59 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方洁;
第三部门组织是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务性的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由于行政主体资格对于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确立具有相当的意义,第三部门组织在运用权力组织公务时也因此获得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而对于个案而言,被告的最终确立还有赖于形式与实质相结合的规则与推定规则,同时运用司法权衡来判定。
2007年03期 No.59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方洁;
第三部门组织是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务性的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由于行政主体资格对于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确立具有相当的意义,第三部门组织在运用权力组织公务时也因此获得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而对于个案而言,被告的最终确立还有赖于形式与实质相结合的规则与推定规则,同时运用司法权衡来判定。
2007年03期 No.59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金承东;
案卷排他原则,是指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只能以案卷为根据,不能在案卷以外,以当事人所未知悉和未论证的事实为根据。不能把案卷排他原则等同于听证笔录排他原则。案卷排他由最初的单方证据加偏见的排他发展到单方证据排他;由正式程序裁决发展到非正式程序裁决;由英美法系发展到大陆法系。其普适性在于它使程序的作用得以显现,从而保障程序中认定的事实因素与法律因素为作出行政行为的惟一依据,从而使程序的功能和价值得以实现。
2007年03期 No.59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金承东;
案卷排他原则,是指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只能以案卷为根据,不能在案卷以外,以当事人所未知悉和未论证的事实为根据。不能把案卷排他原则等同于听证笔录排他原则。案卷排他由最初的单方证据加偏见的排他发展到单方证据排他;由正式程序裁决发展到非正式程序裁决;由英美法系发展到大陆法系。其普适性在于它使程序的作用得以显现,从而保障程序中认定的事实因素与法律因素为作出行政行为的惟一依据,从而使程序的功能和价值得以实现。
2007年03期 No.59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刘行;
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我国严重滞后,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该制度在西方运行四十多年来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我国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推进我国的法制化建设。
2007年03期 No.59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刘行;
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我国严重滞后,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该制度在西方运行四十多年来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我国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推进我国的法制化建设。
2007年03期 No.59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于博;
德国地方公民投票诉讼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比较成熟。公民创制提案申请拒绝之诉是该制度的重心,以其为主轴探讨公民投票诉讼制度的运作,可展示后者之机关诉讼、代表人制度等特色。同时,为使德国地方公民投票诉讼制度更加完善并切实保障直接民主效能的发挥,未来在公民投票过程中引入暂时性权利保护机制实属必要。这种德国经验的总结可以启迪我国的民主进程和诉讼法制的发展。
2007年03期 No.59 90-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博;
德国地方公民投票诉讼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比较成熟。公民创制提案申请拒绝之诉是该制度的重心,以其为主轴探讨公民投票诉讼制度的运作,可展示后者之机关诉讼、代表人制度等特色。同时,为使德国地方公民投票诉讼制度更加完善并切实保障直接民主效能的发挥,未来在公民投票过程中引入暂时性权利保护机制实属必要。这种德国经验的总结可以启迪我国的民主进程和诉讼法制的发展。
2007年03期 No.59 90-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管君;
目前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程序的研究,多侧重于理论层面的讨论和构建,走的是一条以立法为导向的研究范式;同时对域外经验的过分关注,使学者们忽视了本土行政法实践中所发生的诸多变革。为此,本文将对行政程序研究的关注点放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上,通过对个案的研读,来发掘实践中法官对于正当程序的态度以及正当程序在法官判决中的演变;通过对法官判决的制度性效应的观察,思考法官对正当程序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2007年03期 No.59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管君;
目前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程序的研究,多侧重于理论层面的讨论和构建,走的是一条以立法为导向的研究范式;同时对域外经验的过分关注,使学者们忽视了本土行政法实践中所发生的诸多变革。为此,本文将对行政程序研究的关注点放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上,通过对个案的研读,来发掘实践中法官对于正当程序的态度以及正当程序在法官判决中的演变;通过对法官判决的制度性效应的观察,思考法官对正当程序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2007年03期 No.59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石富元;张竹君;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律师群体日益彰显出其在政治生活领域的作用。通过对北京地区98名律师和218名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及对著名参政议政律师、律协的个别访谈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律师参政议政的渠道狭窄、障碍重重。应当建立起律师对政治生活的固定性参与制度,更好地发挥律师群体的参政议政功能。
2007年03期 No.59 105-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石富元;张竹君;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律师群体日益彰显出其在政治生活领域的作用。通过对北京地区98名律师和218名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及对著名参政议政律师、律协的个别访谈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律师参政议政的渠道狭窄、障碍重重。应当建立起律师对政治生活的固定性参与制度,更好地发挥律师群体的参政议政功能。
2007年03期 No.59 105-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